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护匈奴中郎将顾名思义,即都护南匈奴诸部,故其所驻扎的位置与南匈奴王庭同在一地。
东汉初年时,南匈奴王庭在云中郡,但因防止北匈奴联络南匈奴,于是将南匈奴王庭南迁至西河郡的美稷县,至此护匈奴中郎将便与之同驻在美稷县。
时营兵两千五百人,以为监视南匈奴单于。
凡南匈奴单于忤逆汉室者,中郎将有权行废立之事。
若南匈奴人叛乱,中郎将有权率兵击之。
汉明帝时期,随着北匈奴强盛,为防止南匈奴人叛逃,将度辽将军常设化,其驻地选在距离美稷县仅距上百里的五原曼柏县。
至此东汉算是形成了以度辽将军、护匈奴中郎将两位两千石上将,率度辽、护匈奴二营兵都护匈奴王庭的制度,其持续时间有百年之久。
二营之所以一废一迁,并且造成南匈奴王庭的南迁,与张虞之父张冀十年前参加的那场漠南大败有关。
那场漠南大败,不仅导致了边塞防御体系的瓦解,还让度辽、护匈奴二营兵马折损殆尽,连同匈奴单于所部精锐都覆没在漠南。
至此为了避免鲜卑的南下劫掠,以及防止匈奴人联合鲜卑人反叛,匈奴王庭再度南迁。
匈奴王庭的南迁,连带护匈奴中郎将南迁,在美稷县驻扎的度辽营也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河太守协同护匈奴中郎将都护匈奴王庭。
西河郡舍郡北两百地,郡治南迁至吕梁山的东侧的离石县(今吕梁市)。
而匈奴王庭则迁至距离石县数十里的皋狼县,并在县内修筑左国城,以为护匈奴中郎将治所,并供匈奴单于居住。
张虞从关中穿河西郡归乡时,与众人路过左国城,但出于赶路的需求,并未入城拜见王柔。
今欲至左国城,张虞需从祁县西行,翻越吕梁山,需经晋中重城于离城,方能至左国城,二者之间相距三、四百里。
约走了三、四天,张虞在四月下旬至左国城。
左国城三面环岗而筑,西临干河,匈奴部民沿河谷居住。
当张虞到左国城时,已是农忙之时,处处可见匈奴部民在干河两侧耕作,且有不少人在河谷外的山岭地区放牧,仔细观察部民服饰,部民不再以毛皮为衣,而是以粗麻为服,倒是服饰上依旧保留不少胡人风俗。
显然经历近一百年的汉化,常年生活在半农半牧地区的匈奴部民,在风俗服饰上,渐渐趋向于汉人,而不似生活在大漠上的祖先。
然张虞清楚,并非所有南匈奴部民都似他眼前所见的这般,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南匈奴部民因生活环境之故,部民在风俗习惯上不会具有太高的汉化水平,会更类似大漠胡人。
在递交上任公文后,张虞在王柔的准许下,得以进入左国城的内城。
内城为匈奴单于与护匈奴中郎将所居住,而为了控制匈奴单于,城中的护卫非由匈奴兵提供,而是由护匈奴营兵提供。
顺阶而入堂,张虞得见一中年男子端坐于榻上,不知和身边人在交谈何事。
其相貌谈不上出彩,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脸上的酒糟鼻,红彤彤的鼻子格外引人注意。
见到男子具有酒糟鼻,张虞便记起王宏讲述晋阳王氏的特征,凡晋阳王氏之人多酒糟鼻,而中郎将王柔的酒糟鼻特征格外明显。
王柔余光瞥见张虞,挥手示意让人先行退下。
张虞行礼而拜,拱手说道:“副校尉张虞,张济安,拜见中郎将。”
王柔离榻而迎,笑吟吟说道:“济安远道而来,途中多有辛苦。”
“且坐!”
“多谢将军!”
相较用将军称呼王柔,张虞其实更想用其他偏儒雅些的称呼,以来称呼王柔。
王柔虽拜护匈奴中郎将,但从他气质以及言行上不似武人。
这是一部高官子弟的官场风流路,红尘子弟,搏击官场,偶遇贵人,步步高升!...
一个有颜有谋智商在线,关键还特爱赚钱的古代家庭妇女,怎么纵横商海,用赚来撩夫君砸小三开创新时代,用实际行动说明有钱可以比小三小四更有颜,更有范,更有气质!有钱可以使夫君和离无门,小妾对正妃才是真爱,每天每夜帮王妃撩夫君!就算形势所迫兼济天下,也一不小心就开创了和谐新时代!本文又名古代现代,向钱看!展开收起...
史上第一女婿曾经我是陈家二少,被大哥赶出家门,沦为上门女婿,活的不如狗。但如今,大哥出事陈家求我回去,这一次,我会让他们看到,属于我的辉煌...
拍了几部微电影都失败的小导演重生到高中时代,进入既熟悉又陌生的全新世界。最让他惊奇的是,脑中多了一个奇特的播放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最牛导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军校学生回到秦末,是追随刘邦,斩蛇起义?还是在项羽麾下,辅助霸王?金戈铁马,逐鹿天下?...
国之利器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国之利器,隐之于野,出鞘则血流成河。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人,当国家需要时,就会变成一柄锋利的的匕首,扫除一切黑暗,他们就是国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