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古代人最注重守孝。
父母死了,做儿子的几年之内都不能再担任官职。
守孝期间,孝子要痛哭流涕,不吃肉不喝酒,更不能穿好衣服。
王戎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却不遵守这些规矩,又喝酒又吃肉,但是这些酒肉似乎于他却无多少滋补,他容貌憔悴,身体虚弱,要拿着拐杖才能行走。
当时另一个官员和峤也在守孝,他完全遵守一切规矩,吃米饭都要称好再吃,怕超过孝子的饮食标准。
但是,大家却认为王戎比他更孝顺。
皇帝对大臣说:“和峤守孝时过于刻苦,让人担忧。”
大臣却回答说:“和峤克扣自己饮食起居,却只是“生孝”
,王戎却是“死孝”
,我认为真正值得担心的,是王戎。”
为什么王戎守孝期间吃肉喝酒,却能得到大家的理解,称他为真正的孝子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要解释这两个问题,就要谈到晋朝的一种很古怪的文化风尚了。
这种风尚就是服用一种有毒的药物--五石散。
现在大家一说到毒品,马上想到鸦片,觉得好象在鸦片之前,中国人从来没有服用毒品的历史。
其实这是不对的。
晋朝时候,上流社会就曾大规模服用毒品。
因为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五石散对人体的损害绝不在鸦片之下,把它划成毒品一点都不亏。
所谓“五石散”
,是一种中药散剂。
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还有一些辅料。
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
但是到了魏晋,上流社会的士人没有伤寒,也都都开始吃将起来。
此时的配方和张仲景原始药方已经有了一些调整,但主要成分没有变化。
这种药吃到肚子里以后,要仔细调理,非常麻烦。
首先,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
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
,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格外喜爱锻炼身体,而是因为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缘故。
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
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
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
一定要穿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
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
。
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
。
冻出肺炎来,那是你散发的好。
但是有一样例外,就是喝酒。
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要醇。
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不要说甲醇兑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
作者都门帐饮醉的经典小说大宋最强太子爷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北宋,一个繁华且虚浮的朝代。北宋末年,一个战乱频起的屈辱年代。当代大学生在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北宋,成了北宋的太子。在这里,有系统傍身。他建强军,肃朝堂。搞科技,御外敌。能文能武,金戈铁马,方显男儿本色。...
白小凡穿越异界,两世为人,天赋奇高,成为道宗战力最强的剑阁阁主唯一亲传弟子!但是白小凡却无比苦恼,他不想扬名立万,只想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不碰任何危险,多活几年。所以他努力低调,努力练功,努力躲过一切坑。哪怕师父圆寂,他都只是远远的祭拜,怕被什么人惦记上。而这种稳健的风格,一直保持到了圣子选拔这一天...
新书姑娘她戏多嘴甜已开。前世,将门出身的顾云锦一心慕书香,哪怕把自己拧成了蕙质兰心温柔贤淑的款儿,还是别庄病故的命。再睁眼,一切从头来!...
一个在山上学医学武的富二代,在得知父亲病重后,决定下山,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于是,一场都市狂澜开始卷起...
布桐在路边捡了个帅到惨绝人寰的老公,婚后,厉先生化身妻奴,宠起老婆来连老婆本人都怕。老公,说好的高冷呢?厉先生无辜摊手,高冷在你面前一无是处。厉先生要出差一个月,布桐假装闷闷不乐相送,转身就开香槟庆祝,终于可以放大假了。第二天醒来,厉先生站在床头,太太,惊不惊喜?感不感动?布桐不敢动,不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