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6章 第 206 章(第2页)

明明双方是不同的人种,慎郡王那边属于入侵者,当地的农奴却跟疯了一般地选择支援慎郡王。

慎郡王大军没有渡河的工具,他们就主动把自己的船贡献出来,还向慎郡王通风报信城里布置了什么埋伏,甚至阵前倒戈打起了自己人,直接打开城堡迎接慎郡王大军进城。

慎郡王大军走到哪里,那里的农奴就夹道欢迎,还主动加入慎郡王的军队帮他守城。

这他妈简直邪门极了!

被乌力罕寄以厚望的瓦里德堡,在慎郡王的猛烈炮火攻击下,仅仅只坚持了五天。

至于城中的埋伏,慎郡王大军在占据城门高点后,用那远距炮一轰炸,直接就土崩瓦解。

沙国的军队从未见识过这样邪门又可怕的武器,那极远的射程导致,他们根本没看到敌人,就已经被敌人的炮火炸上了天。

遭遇几轮轰炸后,那些沙国士兵直接心理防线崩溃四处逃窜,随后的巷战,慎郡王大军在当地农奴的帮助下,很快就将瓦里德堡的剩余军队清理得一干二净。

瓦里德堡残余军队逃走前想烧掉粮草,也被里应外合的农奴们及时阻止。

进入沙国境内两个月,慎郡王大军已经往西北挺进了八百里,一路所向披靡。

深陷敌人包围圈,不存在的,当地无数强壮的农奴与奴隶,成了他们的坚强后盾。

明明慎郡王大军只在沙国打出了一条北上的线,那一个个归顺的城堡,却由点向面强势往周边扩张。

他们先攻下城堡,再用所谓的解救农奴轻徭薄赋来引诱当地的民众。

只需要极少的兵力,便能牢牢地占据打下的地盘。

甚至,那些地盘上的农奴积极参军,还反过来扩充了慎郡王麾下的兵力。

漫长的补给线也再不是问题。

南边的各种军需物资都可以通过这条被他们占据的北上路线,顺顺

当当地送到慎郡王的前线。

运输最繁重的粮草,也大部分都能通过占领城堡的战利品补充。

这让那彦图心中的不安与日俱增。

他先前之所以被乌力罕说服,便是因为深信沙国能凭借众多的兵力,人口与漫长的战线拖死慎郡王。

可如今,这算盘明显是落空了。

即使与沙国全方面开战,也未能牵制慎郡王一半的兵力。

还富余那么多兵力,完全足够慎郡王对大启布防了。

就大启那种软脚虾,还能指望他们攻陷慎郡王的防守吗?

事实确实如那彦图所料。

得知沙国与西戎对慎郡王同时出兵,慎郡王即将陷入几线作战的困境,嘉佑帝心中大石落地,没忍住连道了三声:

“苍天保佑!”

可不就是苍天保佑么。

在高旗失守,十几万守军被慎郡王收编的消息传遍京城,满京的功勋权贵与地方豪强势力代表者都惶惶不安,开始左右摇摆的时候,沙国与西戎对慎郡王出兵了。

嘉佑帝当即就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公布了此事,郑家这个坚定的帝党立刻就跳出来弹劾慎郡王攻占高旗,擅自出兵秦川平原的罪行,要求嘉佑帝出兵讨伐叛逆。

嘉佑帝假惺惺地问众臣意见。

就连魏平光这个向来不愿与慎郡王为敌的保守派,也赞成此时出兵,其余摇摆不定的功勋权贵与地方豪强势力代表更是立场坚定地表示,愿意全力以赴协助陛下征讨叛贼。

这些人都是些见风使舵的。

若见慎郡王势不可挡,他们便会选择割肉臣服。

可一旦慎郡王那边处于颓势,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化作猛兽,将这个损害他们利益的威胁撕得粉碎。

嘉佑帝没有再给他们反悔的机会。

直接让他们出钱出力,并且下达圣旨封赏了二十多个爵位奖励他们的付出。

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是因为支援讨伐叛贼慎郡王的功绩。

热门小说推荐
宋村霸与捕头大人的恋爱手札

宋村霸与捕头大人的恋爱手札

宋芙玉穿越重生,竟被绑定了一个村霸系统,从此在村霸的路上一去不回头!欸?等等,为什么捕头大人总在我收小弟的时候出现?李昱朝宋芙玉招招手走吧,跟我去衙门好好谈谈宋芙玉抬头望天三月春光乍现,我有场恋爱的确想和捕头大人好好谈谈...

悍妇当家:宠妻狂魔山里汉

悍妇当家:宠妻狂魔山里汉

一睁眼穿成农家快饿死的小村姑,爹死娘跟随,跟前就剩个瘦的干巴巴的哥哥还躺在床上喊妹妹,蒲晓晓顿感鸭梨山大,撸起袖管,赚大钱,发大财,顺便撕撕白莲花,踹...

胜券在手

胜券在手

有人说,教练的任务是带领球队获得胜利,有人说,教练的任务是指导球员更加出色,有人说,作为教练的任务是让球队更加辉煌这些我都做到了,但是却还不够。而我要说的则是,作为教练,除了这些追求之外,最高的追求,是让足球运动,更加伟大。...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