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行距*株距采用50cm*20cm或45cm*20cm或40cm*20cm。
二、保护性耕作中注意事项
1、凡是保护性耕作地块不准犁地或灭茬(包括人工灭茬和机械灭茬),否则蚯蚓数量减少,达不到保护性耕作目的。
2、保护性耕作地块地老虎对农作物损害可能比较严重,所以玉米播种时必须拌农药。
出苗后及时浇水达到防治地老虎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项目免耕玉米播种管理技术如下:
1、适期播种
确定复播玉米主适宜的播种期,使满足光热指标,使各生育阶段所需光热降水与当地自然相吻合的保证。
复播玉米一般播期越早越好,最好不晚于6月20日,收获期以在9月20日为宜,全生日期95至110左右。
2、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
提高播种质量,是实现个体健壮,群众发展合理,确保各生育指标,进而实现计划产量的关键。
培育壮苗具体措施,除严格
筛选良种和进行药剂处理,防止地下害虫外,还要具体抓好足墒、均墒播种,播种时墒情要求保持土壤持水量70%左右。
墒情不足时要在播种前灌水造墒,或播后浇蒙头水,墒情力求均匀一致。
播深一般3——5cm,并要求深浅一致。
特别要注意麦前免耕播种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的问题,一定要加大播种量,比实际播种量大10%左右。
出苗后的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及时去弱苗留壮苗,苗补密,或有区别的采取双株留苗,对生长不齐的点片,要实行补施“偏心肥”
,提高整齐度。
推广三叶间苗,五叶定苗措施。
同时结合查苗补种和间定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为根期生长创造条件,加强根系的生理活性,促进根系生长。
必要时及时施提苗肥。
3、按叶龄指标管理,科学运筹肥水
玉米拔节管理,主要是采取叶龄指数,按不同地比例浇水,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采取前轻后重式追肥法,即:第一次追肥于叶龄指数达35——40时,追肥总肥量的40%左右,第二次于叶龄指数达60%时,追肥总肥量的60%左右,,在土壤墒情不足时,可同时结合浇灌拔节水和孕穗水追施,这对增加穗数,提高双穗率和形成大穗十分有利。
4、防治病虫害
除应用抗病品种外,还应积极采取药剂和生防等项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
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集中于播种前进行,可采取土壤药剂处理和药剂拌种;对于大田病虫害的防治,如:蚜虫、粘虫、蓟马等应搞好预测预报及时用药剂防治。
到七、八月份,主要防治对象是玉米螟、红蜘蛛、棉铃虫和大、小斑病及青枯病等。
害虫应注意消灭第一代幼虫。
玉米螟通常采用喇叭口期撒施药物颗粒和吐丝期抹药泥等方法。
玉米的大、小斑病及青枯病等,主要采用抗病品种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等办法,以减轻病害和降低产量的损失。
在抓好上述各项措施的同时,还应搞好人工辅助授粉和剪除雄穗安收获指标适时收获等项技术措施。
总之,只要因地制宜地灵活掌握和运用以上促控技术措施,就能使各项指标按照人们的要求向着预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高产、稳产、低耗、高效益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先进的耕作方式,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在全球普及,并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
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蓄水保墒、抗旱节水、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秸秆还田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种功效,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兼顾、农民和国家双赢的耕作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全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进我国耕作制度改革,提高耕地质量,减灾和抗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
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5%,遍及昆仑山、秦岭、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仅雨养农业面积达到50%以上。
同时,我国大部分旱作地区一直沿袭传统的以铧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闲耕作法。
还能改乜?...
...
世人皆笑我窝囊,我笑世人看不穿蛰伏方能重生,隐忍只为守护触我逆鳞者,虽远必诛!...
光明历四五九八年五月一日,也就是雷暴元年五月一日,深夜。位于星空北极部分的光明星突然大放光明,光辉的亮度超过了月亮,将整个光明大陆都照亮了。面对这样一种奇特的天象,大陆上几乎所有智慧生物都充满了好奇,驻足观望者不计其数。然而,却有极少数有学问的人痛哭流涕,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极星耀月,天崩地裂!难道传说中的天劫真的要降临了吗?...
因为一场意外,秦越穿越了,成为了平行世界里一个学渣高中生,颜值爆表!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神同桌。叮,恭喜宿主觉醒全能学霸系统!学习数学,积分1学习语文,积分1开局,秦越就走向了巅峰!...
魂穿明朝正统年间的一个惹了一身风流债的官二代,其时奸宦当道,北虏窥伺,土木堡之变旋即爆发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又怎肯碌碌无为?何以立足?一腔热血,一口不平气,和那颗二世为人不甘平庸的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也!(注既有轻松搞笑,又有激情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