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资料 北宋儒学的脉络(第4页)

(王居正)进言曰:“臣闻陛下深恶安石之学久矣,不识圣心灼见其弊安在?敢请。”

上曰:“安石之学,杂以伯(霸)道,取商鞅富国强兵。

今日之祸,人徒知蔡京、王黼之罪,而不知天下之乱,生于安石。”

[33]

高宗在这里给王安石之学下了一个“天下之乱,生于安石”

的结论,而这一观点,其实恰恰是杨时在靖康元年的《上渊圣皇帝书》之中所着力阐述的。

借着高宗将靖康之变归罪于新学的同时,长期处于被压制状态的洛学,也终于有了抬头的机会。

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八月即下诏将杨时“召还朝。

未至而又召(谯)定。

是时给事中许景衡、左司员外郎吴给、殿中侍御史马伸皆号得颐之学”

[34]一时之间,造成了洛学中人,群聚庙堂的景象,而绍兴元年(1131年),高宗诏赠程颐龙图阁直学士,更是极具象征意味的事件,标志着洛学在遭遇了自元祐以来数十年的打压之后,终于有了走向庙堂的机遇与可能。

然而王氏新学成为宋室的官学已有数十年光景,虽然其中也有过反复,但终究是时日绵长,根深蒂固,洛学虽然有了被朝堂接纳的可能,但要说真正取代王学成为官学,却还仍然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就在高宗作“天下大乱,生于安石”

的论断并被王居正用作《辩学》序的绍兴五年(1135年),哪怕是在官方的引导下,科举考试中仍不能以洛学取代新学作取舍的标准。

胡安国记载了当时的情况为:“绍兴五年,省试举人经都堂陈乞不用元祐人朱震等考试。

盖从于新学者,耳目见闻,既已习熟,安于其说,不肯遽变。

而传河洛之学者,又多失其本真,妄自尊大,无以屈服士人之心。

故众论汹汹,深加诋诮。”

经过靖康之际的那一场轰动朝野的争执,杨时是时已然是深孚天下洛学学者之望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是以高宗皇帝甫登帝位时,但立即下诏召其还朝,尔后又屡加封赐,而杨时也敏锐地意识到了是时洛学在朝堂之上所面临的机遇与局面,是以在他生命的最后的时光之中,仍然捉紧时间尽一切机会展开了对王安石新学的批驳。

绍兴三年(1133年),杨时致仕归乡后,以八十一岁高龄,连作《三经义辩》、《日录辩》、《辩字说》等三书,站在理学学说的立场,对于王安石的新学进行了集中的批判。

王安石不赞成性善性恶说,而持性情统一论,在他看来:“喜怒哀乐好欲恶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喜怒哀乐好恶欲欲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

情者性之本,性者情之用,故吾曰性情一也。”

[35]据此而王学认为“情者性之本,性者情之用”

,是以反对格除人欲,在这一点上与理学学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而杨时声称,这是因为王安石新学未知“性命之理”

他认为:“荆公云:‘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

’是未知性命之理。”

因为:“其曰‘使我’,正所谓使然也,然使者可以为命乎?以命在我为性,则命自成一物,若《中庸》言:‘天命之谓性’,性即天命也,又岂二物哉?若云:‘在天为命,在人为性。

’此语似无病,然又不需如此说。

性命初无二理,第所由之者异耳。”

[36]

而对于王安石对“极高明而道中庸”

这一命题所做的“高明所以处己,中庸所以处人“的这一诠释,杨时也从理学的角度做出了批判,在他看来王安石此说无疑是将“高明”

与“中庸”

截然分开,从而“所以自待者常过,而以其所贱者事君亲也”

[37],在他看来,此举不啻于离经叛道的举动,将导致“离内外,判心迹,道常无用于天下,而经世之务皆私智之凿”

热门小说推荐
网游之万载无双

网游之万载无双

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发迹史,抒写暗黑时代风神传说。这是一个热血而又猥琐的高手养成史重生归来,一人一弓一剑,纵横万载无双!银联总部69516144一统江湖群号167735283银联战斗营189696119(需要每天投票)看书要收藏,好看要投票,老作者,新菊花,跪求各种包养。...

重生之极品小王爷

重生之极品小王爷

新书穿越之帝王httpwww17kcombook650355html喜欢本书的可以去看看。他是世界顶级的魔术师,他是一个穿越者,穿越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汉高祖刘邦砸死。刘小邦的马屁,让秦始皇全身舒坦,却让赵高与李斯为之忌惮,甚至成为无数溜须拍马之辈效仿的目标,他是一个旗帜。时过境迁,原来只会溜须拍马之辈,渐渐养成了帝王之气,举手投足就能影响万万人的生死。我不是神,可是我却能让神拜服,因为我是帝王,天地的君主。...

秦九州九州战神

秦九州九州战神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混元开天经

混元开天经

逍遥散仙杨玉雷,意外被神罚雷劫与八宝玲珑玉带至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巧获开天殿传承,异界,修真界,地球圆梦,重返仙界,神界,混沌界!炼丹制器,建天网,收小弟,收集信仰之力,逍遥开天!quot...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