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华丽的词藻往往是用来掩盖思想的空虚和艺术上缺乏创造的一层薄薄的外衣。
一个有才华、不自足、不断突破、不断进取的诗人的诗,毫无疑问就艺术风格而言将是越写越朴素,越写越简练;在朴素和简练中求深沉与久远。
就如同千百吨矿石投进熔炉以后,熊熊烈焰、翻腾不息,蔚为壮观。
但,这个过程也会不断变化并渐趋平静,最后终于只是成为一块铁。
铁是从火中得来的,但,铁要比火冷静得多、朴实得多,有用得多。
为什么诗人们总是歌颂火而忘了歌颂铁呢?为什么不可以说铁要比火美好得多呢?
艾青的诗,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我认为就是朴素。
他的《镜子》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从它发现自己……初读,感到诗人说的是家常话,似乎是灵感偶有触发、信手拈来的。
再读,不禁拍案叫好:说的是人人都知道的镜子,却又是很少有人想到的道理,没有一点修饰,朴素如同口语——这正是提炼、概括的结果,是真正的大手笔。
江西有个诗歌作者李春林在一首题为《石头》诗的开首,便是:“你是井冈山的石头,你是毛主席的战友”
,初看似乎突兀,细想又觉得自然。
朴素的开头中蕴含着精巧的构思和创新,要比那些一般化的、充满了形容词的热烈的歌颂高出许多。
总之,钻石的珠光宝气并不全是艺术的光彩,我们更需要泥土一样的诗!
关于“信手拈来”
有人批评一个作者的诗,说他是信手拈来,不假思索。
有人表扬一个作者的诗,说他是信手拈来,即成好诗。
信手拈来是坏事还是好事?
不同的词,用在不同的事物和对象面前,本来是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的。
但粗听之下,信手拈来似乎总有些创作态度不严肃之嫌——创作是艰苦的劳动,怎么能信手拈来呢?
其实不然!
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因为刚刚学步,刚要想努力迈进诗的境界,所以在万花筒似的生活面前,觉得什么都想写、什么都可以写,于是难免会信手拈来,洋洋洒洒。
自然,这“拈来”
的结果是成功的甚少,失败的居多。
然而,这一种信手拈来,却是锻炼我们思绪活跃、勤学苦练的一个不可少的过程。
一旦这个初学的过程结束,想的多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就高了,于是便有选择地择取生活中的浪花,虽然不是“拈来”
,成功的却多了,失败的却少了。
这也是一个诗作者正在成长着的表现。
假若这个作者的创作没有中途夭折,一直是在探索着,前进着的,那么到了将来的某一天,因为阅历更深广了,思想更成熟了,手法更老练了,便忽然又“信手拈来”
了!
在他的笔下,同样常见的事物,却有新的生命、新的意义在。
很多生活中被我们忽略了的东西,一经入他之手,便教人喜爱或教人憎恶,而成为生活的瑰宝。
这一种信手拈来,不妨说是炉火纯青的结果。
比如说镜子吧,年青人是每人必备的——尤其是姑娘们,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为它写诗,艾青写了,写出了生活的哲理,写出了时代的缩影。
自然美
自然美,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长者也总是这样教诲我们:写得自然一些。
对于诗来说,自然与朴素(这两者是那样地难解难分)永远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美,而雕琢的诗是永远成不了上乘之作的。
自然美,又是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的。
一场交易,她被亲人出卖,却遇到了他。他给了她温暖和希望,更加给了她全世界。只要你开心,我愿倾其所有。可是当那个女人出现,为什么一切都变了。安筱悠,你不过是一个替身,没有资格生下我的孩子。...
...
母亲离世,父亲冷淡,落星辰从高高在上的尚书府二小姐沦为小可怜。八年后,嫡女回归,风华万丈。打继母,撕白莲,她的世界里就没有忍这个字!江湖纷争,朝堂风云,她被迫卷入这场逐鹿天下的争斗中,唯有墨言帆倾心守护,不离不弃。她用了八年的时间成长,他便用八年的时间等待,携手同归,终成眷属。...
他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虽然身拥绝世道法却并非道士,他游离在正邪的边缘,与他相伴的是一只从古墓之中逃出的老猫,确切的说它并不是猫,但没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