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实用小儿骨科学(第3版)(..)”
!
第3节
我国小儿骨科的发展
我国现代小儿骨科先驱和创始人,按地区考虑,北京的孟继懋、陈景云、冯传汉和杨克勤教授,上海的叶衍庆和屠开元教授及天津的方先之教授等都为我国培养了不少骨科人才。
特别应该提出的是,方先之教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中央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委托举办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1953年迄今(2003年)共44期,培养了骨科医师近1800名。
其中专门从事小儿骨科的医师遍及全国各地。
此外,方先之教授于50年代初即在天津骨科医院正式建立小儿骨科专业和病房,由邸建德任主治医师。
此外在50年代左右,已经从事小儿骨科的还有上海的过邦辅、吴守义,武汉的徐新六和济南的季海萍等。
随后,由诸福棠教授大力支持,张金哲教授亲自筹划,北京儿童医院在外科中成立了小儿骨科专业。
由潘少川主持工作。
北京积水潭医院宋献文、崔甲荣、梁栋和王承武相继从事小儿骨科专业。
我国小儿骨科初期服务内容大致相似,如急性骨髓炎的治疗,骨关节结核的病灶清除,骨关节损伤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等。
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和防痨工作的开展,骨关节感染性疾病日渐减少,脊髓灰质炎的免疫接种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因此大家都以难于预防的外伤和先天性畸形、神经肌肉疾病为主要工作内容。
广州的陈之白在我国报道首例脊柱侧弯矫正。
潘少川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Ilizarov肢体延长并率先开展了小儿脊柱侧弯矫正术。
科研方向逐渐转移到以多种畸形,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脑瘫和骨肿瘤为重点。
在《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发表的这方面的论文超过二百余篇。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成立了卫生部批准的小儿先天性畸形重点实验室。
1981年潘少川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小儿矫形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8年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主编了《小儿骨科学》(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这些都是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之我国小儿骨科工作者的经验总结的专著。
我国小儿骨科是从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两种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综合医院的小儿骨科是从成人骨科中分出的亚专业,有良好的骨科基础训练,平日有与成人骨科各亚专业协作的条件;而从儿童医院成长的小儿骨科医师,他们经过骨科专业进修、培训后,加之原有的小儿外科基础,热爱孩子,谙练小儿生理解剖的特点。
前者热心于充分运用先进的骨科技术(与国际上一致)开辟新专业,为儿童患者提高疗效;后者致力于儿童运动系统疾病疗效的提高,为此寻求更先进的骨科理论和技术。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都是为了提高疗效,这更需要交流学术思想和工作经验。
自1986年大家都参加了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中的小儿骨科学组。
组长为中国医科大学小儿外科的吉士俊,两届成员有吴守义、徐新六、梁栋、于凤章、朱葆伦、夏榕坼、张锡庆、刘正全、周永德、林振福、戴祥麒、马承宣、曾宪民、彭明惺、王代全、刘尚礼、黄耀添、王承武、张新河、赫荣国、马瑞雪、潘少川(小儿外科学会主委兼小儿骨科学组成员),先后主持在成都、沈阳、重庆、中山、苏州、西安、北京和香港举办小儿骨科的学术会议,到会代表80~300人,从代表们参加的如此踊跃程度不难看出我国小儿骨科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小儿骨科的高度热情。
(潘少川)
异世之极品僵尸由作者圣炎冥火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异世之极品僵尸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她,以前是他的夫人,现在是他的枕边人...
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王道崩溃诸子争锋正能量满满的时代。这年月做个士子不要太舒服啊,就连蹭个饭都能蹭出境界蹭出风骨来。带着一大堆现代知识的主角来了,咱真没想过要改变谁啊?就是想过几天优哉游哉的日子让母亲和妹子享受几天充满正能量的贵族生活罢了,可卫鞅你逼我干吗?都是搞法律的,煮豆烧豆皮,相攻何太急啊!在这...
某天,一阵神秘的宇宙风穿透了地球北纬三十度的所有城市,一个月后,在这些城市里所有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开始显现出不同的异能。这些正处在叛逆或是激进时期的青少年们,分成了正邪两派。终于,在二十年年后,爆发了世界第一次异能之战。转眼,十三年过去,世界已经稳定。苏灵和白墨是第一次异能大战所在城市的幸存者,两个经历...
你是超级保镖?你是神医圣手?你是修真天才?你激活了系统?你和玉帝是拜把子兄弟?你是仙帝魔皇转世重生不管你是谁,都不要惹怒本尊,因为后果你们承担不起!...
五千年的科技发展使人类文明繁荣兴盛,探索宇宙的愿望得以实现,星际时代来临。但是在未知的宇宙深处,等待人类的除了宇宙深层的奥秘外,还有数不尽的危险。这一次,人类不再是为探索而战,而是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