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页)

“收获如何?”

朱翊钧看着张宏问道。

张宏掏出个小本本,把统计的数据禀报了一番,以干重计,未曾祛毒薯苗亩产是五石,掐尖杀青薯苗亩产为八石,和景山之下的亩产是大致相同的。

张居正在宫里有冯保这条能够确切消息的线,他都不知道西苑也在种田,更遑论其他只能收到一些模棱两可消息的其他人了。

小皇帝如此的谨慎,即便是在皇宫里种地,安排了重重人手把手,守备如此森严的情况下,居然还在西苑开辟了一片备用田,防止景山宝岐殿出现差错。

张居正一点都不认为这是冯保的主意,这半年多以来,张居正和皇帝陛下接触极多,这显而易见,是小皇帝的手笔,小皇帝在防备谁,不言而喻,在防备有人居中坏事。

大明首辅思索了半天,似乎自己也在防备的名单之上,因为他也不清楚西苑还有一个宝岐殿。

这狡兔三穴的狡猾劲儿,到底是跟谁学的?

张居正思索了半天,好像是跟自己学的…

朱翊钧笑意盎然的说道:“很好,很好,朕凉德幼冲履至尊之位,仰赖内外文武大臣辅弼,此乃救荒之良物,乃是我大明之喜事,冯大伴,二十七位廷臣,每人称五斤番薯,带回吧。”

恩赏,皇帝亲手中的番薯,二十七位廷臣,人人有份。

“谢陛下圣恩。”

群臣再次谢恩,奖励的东西不值什么钱,按照干重,也就是一斤米的价值,但是这玩意儿是皇帝亲手种的,意义非凡。

朱翊钧看向了徐贞明,徐贞明看着一堆堆的番薯傻乐,压根就没注意到小皇帝在看他。

冯保轻轻的戳了戳徐贞明,徐贞明有些迷糊,而后才恍然大悟,向着宝岐殿的而去,取了一份奏疏回来,递给了张居正说道:“元辅先生,这是陛下授意臣写的《重农桑务本鼎建组宝岐司疏》。”

朱翊钧看着徐贞明,略显无奈,这是给徐贞明邀功的一本奏疏,的确是他这个皇帝授意的,宝岐司,专事农桑研究,包括了农具、肥料、农务、四时、植保、畜牧、以及番夷作物改良等等内容。

但是这能开口说是皇帝授意的吗?!

就不能说是自己写的吗?!

徐贞明这句话是慎重考虑过的,善名归己、恶名归上,贵己自私,这种事徐贞明做不出来,既然是陛下的主意,那自然说明好,日后无论谁承了这份恩情,都是承陛下恩情。

而且奏疏中,宝岐司的选址就在西苑(皇家园林)之内,徐贞明说自己的主意,那也得有人信才是。

朱翊钧之所以借着徐贞明的手来完成这个提议,完全是他还没有亲政,只能这么兜这个圈子,兜这么个圈子,是有意义的,这是政治余地,大家都有进退的空间,不至于都下不来台。

张居正不同意,也是驳斥徐贞明,而不是皇帝陛下。

结果徐贞明直接说是皇帝授意,把这个进退空间直接给弄没了。

徐贞明是个器才,百般不会,只会种田。

张居正拿过了奏疏看了片刻俯首说道:“陛下,容臣看明白后,暮鼓之前,贴浮票上奏,廷议此议。”

张居正没有任何小瞧陛下敕谕的意思,哪怕是通过徐贞明表达,张居正也会走完所有的流程,慎重对待。

张居正不是严嵩、不是徐阶、不是高拱,他没有政治继承人,他最希望就是皇帝陛下能够成器,成才,带领大明走出泥潭,恢复元气,让大明再兴。

看到皇帝陛下肯做事,而且能做成事,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阻拦。

张居正需要确认,宫里的宦官们没骗皇帝。

至于宝岐司的一应开支,张诚、罗拱辰刚刚从天子南库带回了一大笔的银子,足够用了。

“陛下,臣请迁安伯戚继光回京,领番苗主持三镇之地屯耕。”

张居正收起了徐贞明的奏疏,俯首说道。

戚继光是边将,怎么可能轻易回京,但是陛下给了戚继光迁安伯的身份,戚继光摇身一变成为了武勋,那么戚继光就可以随时回京了,武勋虽然式微,但是勋贵就是勋贵,武勋在地方任职叫做客用,就是在别的地方做客。

戚继光有了武勋的身份,就可以随时回京了。

热门小说推荐
官场新贵

官场新贵

这是一部高官子弟的官场风流路,红尘子弟,搏击官场,偶遇贵人,步步高升!...

殿下,王妃又去赚钱了!

殿下,王妃又去赚钱了!

一个有颜有谋智商在线,关键还特爱赚钱的古代家庭妇女,怎么纵横商海,用赚来撩夫君砸小三开创新时代,用实际行动说明有钱可以比小三小四更有颜,更有范,更有气质!有钱可以使夫君和离无门,小妾对正妃才是真爱,每天每夜帮王妃撩夫君!就算形势所迫兼济天下,也一不小心就开创了和谐新时代!本文又名古代现代,向钱看!展开收起...

史上第一女婿

史上第一女婿

史上第一女婿曾经我是陈家二少,被大哥赶出家门,沦为上门女婿,活的不如狗。但如今,大哥出事陈家求我回去,这一次,我会让他们看到,属于我的辉煌...

最牛导演

最牛导演

拍了几部微电影都失败的小导演重生到高中时代,进入既熟悉又陌生的全新世界。最让他惊奇的是,脑中多了一个奇特的播放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最牛导演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逐鹿

逐鹿

军校学生回到秦末,是追随刘邦,斩蛇起义?还是在项羽麾下,辅助霸王?金戈铁马,逐鹿天下?...

国之利器

国之利器

国之利器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国之利器,隐之于野,出鞘则血流成河。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人,当国家需要时,就会变成一柄锋利的的匕首,扫除一切黑暗,他们就是国之利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