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部分(第2页)

追本溯源,妈妈尤其得意,因为这当中有两个人是她怀胎十月生出来的。

她很庆幸自己恰好生了一男一女,不需要为了某个性别再去生第三个。

那时候买米买油买布买肥皂买火柴都需要凭票,孩子却是敞开生的。

有些人家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老八一路生下去,舅舅比外甥年纪小的有的是。

70年代每家的收入都很有限,工资很低,没有奖金,也挣不到什么外快,孩子一多,家里经济负担重,自然就穷。

而且那时候“重男轻女”

思想普遍严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女儿是“人家的人”

,续香火得靠儿子,有的人家为生儿子一口气生了十几个孩子。

还有就是那时候避孕知识不普及,社会对此讳莫如深,很少有宣传,也听不到公开谈论,甚至连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都极少交流。

据说在文化较低的人群当中,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采用过任何避孕手段。

不过我们左邻右舍多子女的却并不多,大约因为都是“知识分子”

吧。

当时尽管没有提倡“计划生育”

,但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青年男女在生育方面还是懂得节制,也比较接近某种文明的标准的。

今天也是一样,生育除了产生孩子同时也产生观念,同样是文化层次高的人群生育观念更加超前,除了“只生一个好”

,有人还选择一个也不生。

其实生或者不生、多生或者少生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个体生命主动配合人口总量的升降当然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而对生育具有明确的主观意愿显然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进化。

六七十年代一个四口之家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是有一种优越的,这种优越感透过时代政治背景的阴影顽强地显露出来。

那时候尽管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父母他们需要面对种种压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依然生机勃勃。

妈妈是个持家能手,当时她和爸爸一个月合起来挣一百块钱,但她能把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包括赡养老人安排得井井有条。

她有本事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每天傍晚她下班回来都是我和弟弟兴奋的时刻,她经常会买一些让我们惊奇和开心的新鲜物品回来,有时还会情绪很好地告诉我们这些东西是怎么托人买到的。

我们家的餐桌算是丰盛的,荤素搭配,还常能吃到时新的瓜果。

每次妈妈回娘家途经上海,都会买回时髦漂亮的布料,给我做衣服和裙子,所以我的衣服总是款式很新,我的裙子备受女孩们羡慕。

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有新衣服,一清早出去拜年,走在同样穿得簇新的人群里,踏着满街炸碎的花炮纸,真是喜气洋洋。

一到星期六妈妈就会买回四张电影票,我们总是全家一起去看最新上映的影片。

那时国产电影看得最多的是战争片,有《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奇袭》《英雄儿女》《野火春风斗古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渡江侦察记》等等,还有就是《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等八个样板戏。

不过最合我们一家人口味的还是诸如《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丽人行》《早春二月》等文艺片。

当时的外国影片绝大部分都是苏联、阿尔巴尼亚、朝鲜、罗马尼亚的,如《列宁在一九一八》《宁死不屈》《卖花姑娘》《爆炸》等等。

到70年代末期,日本影片进来的逐渐多起来,最有名的有《望乡》《生死恋》《追捕》《远山的呼唤》等,都曾风靡一时。

我们常去盐城电影院看电影,盐城电影院在市中心,是当时全城唯一一家电影院。

胜利剧场和人民剧场也放电影,但总不如这里人气旺。

那时候没有电视,男女老少都很喜欢看电影,电影院里几乎场场客满。

一到满座,电影院外面的一块红色的霓虹灯的“客满”

牌子就会亮起来,从电影院外面经过让人觉得整座电影院都热烘烘的。

散场的时候人群黑压压的,好一会儿才走得完。

那时候的票价老片子五分,新片子一毛,难得有特别长的上下集的片子会到两毛钱。

热门小说推荐
厂妹的秘密

厂妹的秘密

我跟隔壁的大姐签了三年卖身契,就彻底沦为了她的奴隶...

长生问道

长生问道

纷乱的道魔世界,修长生大法的普通弟子,证道以求长生!QQ群119173950已满),群285395614,有兴趣的可以加入!!!...

球在脚下

球在脚下

懒惰是一种原罪,因此勤奋也是一种天分。这是最值得期待的天分,因为别的天分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只有勤奋,能够创造上帝都无法估计的奇迹。只要球在脚下,我就不会放弃对足球的梦想,我坚信勤能补拙,我坚信天不负我,我坚信我能踢出最好的足球。赵亚宁自传我的传奇一生...

炼阳

炼阳

混沌求永生,炼阳化九重。圣人为蝼蚁,玄黄一小童。宇宙中的四象至圣为何要颠覆混沌重开纪元?一个玄黄大陆的卑微小童,如何一步步成长成为比肩四圣的存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能否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问题的答案,在炼阳之中。但是无尽的精彩过程,却在你们天天的追看中。...

蜀山封神

蜀山封神

声明,本书是单主角模式,满清不会统一中国被鸿钧老祖钦点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一的齐星衡穿越回明朝弘治年间,拜入截教门下。此时正值神仙犯了一千五百年杀劫,人阐截释四教奉道祖之命再立封神榜。恰逢大明朝气数将近,太上教祖传人峨嵋弟子在蜀山修建封神台,骑青牛持封神榜相助满清入关。齐星衡与无数道友携手共抗峨眉,三十六路诸侯伐沈阳,大辽河上群仙斗法,锦州会战,山海关外十绝阵,南京城飞蝗阵扬州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